出自:Columbia Climate School
作者:Nisha Gopalan

某些纪录被打破固然令人兴奋,但有些纪录还是保持原状为好。
典型案例:去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2024年全球气温比美国宇航局20世纪基准温度(1951-1980年)高出2.3华氏度(1.28摄氏度),打破了2023年创下的纪录。这一新纪录是在连续15个月刷新月度气温纪录后诞生的。
我们必须采取更多行动阻止气温继续上升,因为它正在影响日常生活。例如,2024年美国发生了27起损失超10亿美元的气候与天气灾害(即在全国多起气候相关事件中,有27起造成的损失超过10亿美元)。
许多现代便利设施导致大气中碳含量超标,这不仅危害健康,还引发气象灾害。在今年地球日,承诺调整生活方式并非激进之举,而是务实之选。
哥伦比亚气候学院跨学科事务副院长桑德拉·戈德马克建议:”与他人探讨你的可持续实践。询问朋友的行动,了解常光顾企业的举措,向餐厅咨询食材或葡萄酒的来源,在工作场所倡导更可持续的政策。分享个人行动并询问他人做法,是推动集体行动乃至文化转型的关键。”
基于此,以下是五个可着手的领域:
摒弃快时尚
Shein、H&M和Target等品牌推出的廉价速产服装,通过合成纤维快速捕捉潮流趋势。但问题在于:这些产品往往采用剥削性劳工制度,生产过程伴随高碳排放和水污染;每次洗涤都会释放微塑料进入水系;当短暂使用寿命结束后,它们无法像天然纤维那样自然降解。
理想做法是停止购买新衣(或修补回收旧衣),转而在二手商店或网站消费。若难以实现,至少避免快时尚品牌,选择可持续服装品牌。棉、羊毛、亚麻和黄麻等透气面料不仅舒适,还能抑制细菌滋生(合成纤维更易滋生细菌)。
远离微塑料
这种小于5毫米的颗粒存在于快时尚、牙膏、美妆品、塑料瓶和洗衣凝珠等产品中。它们无法降解,最终遍布陆地、海洋、空气乃至人体。研究表明微塑料可能导致DNA损伤、细胞病变,增加癌症风险和不孕概率。
虽然完全消除微塑料几乎不可能,但可通过以下方式减少接触:使用玻璃或硅胶容器储存加热食物;替换塑料水瓶为玻璃/铝制瓶并装过滤水;选用木质砧板;减少加工食品和滤食性海鲜(二者含较多微塑料);停用洗衣凝珠;选择无微塑料的美妆品;条件允许时可配备HEPA空气净化器。
减少肉类摄入
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有三分之一来自食品系统,其中大部分源于农业和土地利用。红肉、乳制品和养殖虾因排放问题和导致森林砍伐成为罪魁祸首。
美国研究者特别关注:牛群消化食物排放的甲烷、动物粪便过量产生的一氧化二氮,以及喂养牲畜所需的玉米大豆所消耗的水资源、农药污染和其他工业排放。工厂化养殖的禽类则存在传播空气疾病和气候相关病原体的风险。
无需立刻成为素食者(除非自愿),但用蔬果、全谷物和豆类替代红肉(即便每周几次),都能显著改善环境。更重要的是,随着气候变化加剧,人畜共患病和污染问题将日益威胁健康。
厨余堆肥
惊人的食物浪费正在造成超乎想象的危害。美国环保署估计,食品废弃物占用了本已饱和的垃圾填埋场25%的空间,分解时还会释放甲烷——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8倍。
堆肥看似复杂实则简单:将有机废弃物(残羹剩饭、庭院垃圾或特定纸制品)与分解剂(蚯蚓/木屑)或堆肥菌剂(市售)混合,静待转化。生成的堆肥富含养分,可滋养农作物和家庭花园。
纽约、加州等九个州已立法强制部分社区推行堆肥,通常只需将有机垃圾投入专用垃圾桶参与常规回收即可(不过违规可能面临罚款)。
打造家庭花园
尽管物价飞涨已是开展园艺的充分理由,但家庭花园的好处远不止于此。
全球变暖部分源于森林砍伐。虽然打造私人森林不现实,但庭院植树有多重效益:策略性种植可调节室温,夏季遮荫冬季挡风;树木是碳汇,能涵养水源、庇护野生动物;本土多样植物则能滋养传粉昆虫、调控害虫、改良土壤。
在气候多变导致农作物减产的背景下,种植耐热果蔬既能降低农业综合体的碳足迹,又能避免未知农药残留(顺便还能帮你多吃蔬菜)。
发布者:lxnfighting,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decarbonization.info/sustainability-metrics/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