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拟开垦比利时大小林地生产生物乙醇燃料及粮食作物或成全球最大毁林计

出自:ecowatch

作者:Cristen Hemingway Jaynes

印尼拟开垦比利时大小林地生产生物乙醇燃料及粮食作物或成全球最大毁林计
2023年8月4日拍摄的印度尼西亚东南苏拉威西省北科纳韦天然林航拍图。图片来源:Ulet Ifansasti/Getty Images

印度尼西亚计划开垦面积约相当于比利时的林地,用于种植制糖甘蔗生产生物乙醇,以及水稻等粮食作物。这一举措可能迫使依赖这片土地生存的原住民群体流离失所。

环保组织”清洁联盟”在声明中表示:”政府不应开垦森林,而应着力优化现有农田、尊重原住民权利并实施真正的土地改革。”活动人士担忧,该计划将导致更多森林被砍伐,为油棕种植园让路。棕榈油是印尼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也是这个群岛国家森林砍伐的主要推手。

“开垦2000万公顷土地的计划极大增加了油棕扩张的风险,”Sawit Watch执行董事阿赫马德·苏拉姆博表示。当地社区反映,该计划已对他们造成伤害。环保监督组织称,这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毁林计划。

印尼是许多濒危特有动植物的家园,包括红毛猩猩、大象、苏门答腊虎、巽他云豹、马来熊、爪哇犀牛和巨型森林花卉。数十年来,该国一直在建设旨在加强粮食安全的大型粮食庄园,成效参差不齐。前任总统佐科·维多多在去年结束的十年任期内重启了这一概念。

现任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安托将项目范围扩大到包括玉米和甘蔗等生物乙醇作物,作为印尼开发更多可再生能源、改善国家能源结构计划的一部分。”我相信最多四到五年内,我们将实现粮食自给自足,”普拉博沃在去年10月的演讲中说,”我们必须实现能源自给,我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虽然国际能源署表示,生物乙醇等生物燃料在交通领域脱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该机构也警告称,生物燃料的扩张应以可持续的方式发展,尽量减少对土地利用和粮食生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想象一下该地区的所有植被被彻底清除……所有树木和野生动物从景观中抹去,取而代之的是单一作物,”Mighty Earth首席执行官格伦·霍罗威茨说,”这是在世界上最富生机的地方制造死亡地带。”

普拉博沃的兄弟哈希姆·佐约哈迪库苏莫作为印尼能源与环境特使表示,政府将重新绿化1600万英亩的毁林和退化土地。然而专家警告,虽然重新绿化很重要,但其生态效益无法与原始森林生态系统相提并论——原始森林维系着生物多样性、调节水循环,并在生物量和土壤中储存大量碳。

印尼拟开垦比利时大小林地生产生物乙醇燃料及粮食作物或成全球最大毁林计
印尼加里曼丹岛的大型油棕种植园。图片来源:Farhan Kudo San/iStock/Getty Images Plus

绿色和平组织印尼森林活动人士伊克巴尔·达马尼克在声明中表示:”普拉博沃总统设想的所谓粮食和能源主权若依赖大规模毁林,终将沦为空洞口号。该计划将加剧气候危机,引发跨行业连锁反应。将2000万公顷森林转为工业用地将增加碳排放、诱发火灾并产生有害雾霾——若在泥炭地上实施后果更甚。这最终将破坏政府的气候承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努力。”

巴布亚省63岁村民文森·奎帕洛表示,他与村民曾经的狩猎区已被改造成有人看守的甘蔗苗圃,使他们无法进行正常生计活动。”我们清楚巴布亚森林是地球最重要的肺叶之一,却正在摧毁它,”奎帕洛说,”印尼本应以保护巴布亚为荣……而非破坏它。”环保监督机构指出,该开发项目将对原住民群体造成世代影响。

“他们该去哪里狩猎、捕鱼和生活?”霍罗威茨质问道,”对于依赖雨林生存数百年的原住民社区,难道要让他们生活在甘蔗种植园里吗?”

发布者:lxnfighting,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decarbonization.info/sustainability-metrics/4154/

(0)
lxnfightinglxnfighting
上一篇 2025-04-09 2:42 下午
下一篇 2025-04-10 2:02 下午

相关推荐

  • 落基山脉积雪检出重金属污染 采矿活动被指为主要污染源

    科罗拉多州落基山国家公园朗斯峰(海拔4345米)的积雪样本中检出多种重金属。由美国沙漠研究所、地质调查局(USGS)、内华达大学雷诺分校及波特兰州立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发现,整个落基山脉区域的积雪普遍存在金属污染现象。 ■ 跨区域采样揭示污染图谱研究团队分析了2018年在落基山脉49个监测点采集的季节性积雪样本,重点检测了汞、锌、镉和锑等金属含量。通过区分…

    2025-04-06
    00
  • 让生活更可持续的五个方法

    出自:Columbia Climate School作者:Nisha Gopalan 某些纪录被打破固然令人兴奋,但有些纪录还是保持原状为好。 典型案例:去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2024年全球气温比美国宇航局20世纪基准温度(1951-1980年)高出2.3华氏度(1.28摄氏度),打破了2023年创下的纪录。这一新纪录是在连续15个月刷新月度气温纪录后…

    2025-04-12
    00
  • 气候记者安德鲁·弗里德曼的直言不讳

    出自:Columbia Climate School作者:Olga Rukovets 作为Axios资深气候记者及每日通讯《Axios Generate》撰稿人,安德鲁·弗里德曼是获奖无数的新闻从业者。过去15年间,他持续追踪极端天气与气候科学领域,亲眼见证气候变化议题从”理论性未来难题”演变为迫在眉睫的现实挑战。这位曾任《华盛顿邮报…

    2025-04-08
    00
  • NASA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科学家称北极冬季海冰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根据NASA和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国家雪冰数据中心(NSIDC)的数据,2025年3月22日,北极冬季海冰覆盖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其年峰值面积为553万平方英里(1433万平方公里),低于2017年之前的最低记录(556万平方英里,1441万平方公里)。 在寒冷的冬季,海冰在北极海域形成并扩展。然而近年来,形成的新冰较少,积累的多年冰也减少。今年的最大海冰…

    可持续性指标 2025-04-01
    00
  • 热浪或加速老化过程

    最近的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高温环境中可能对健康有害,并可能影响衰老进程。研究表明,暴露于升高的温度与细胞老化加速相关,这种现象被称为表观遗传年龄加速。设在德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平均年温度上升1°C的地区,人们的细胞老化迹象更为明显。 科学家们发现高温暴露会导致DNA甲基化的变化,从而影响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这种生物机制可能会触发有害的生物过程,从而加速衰老。…

    2025-04-30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